Search

時不時親朋好友或讀者都會關心我在瑞典生活有沒有遭遇到歧視?或是這裡歧視的問題嚴重嗎?外國人移居到世界...

  • Share this:

時不時親朋好友或讀者都會關心我在瑞典生活有沒有遭遇到歧視?或是這裡歧視的問題嚴重嗎?外國人移居到世界各地受不同程度歧視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看看新聞每天都有。所以我說我從來沒有遇過也沒有人會相信吧。

不同人對歧視的標準持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上司沒有跟他說瑞典語並問他某國語言是不是很流利覺得受到歧視了;有人覺得在餐廳給侍應無禮對待是歧視;有人覺得在電影院被後面的觀眾狂踢櫈背是歧視。我考慮的因素比較簡單,就是對方有沒有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如國藉、膚色、語言、性別、年齡等等,而剝奪我的權利、受到不公平對待和影響我的人生安全。

不少人選擇在社交平台上向陌生人或朋友訴說被歧視的慘況。而我絕少跟家人朋友因歧視的問題訴苦,更甚少在網上討拍。這不代表我沒有感覺,或是我只報喜不報憂獨自在家中垂淚。面對這些情況,當下肯定會出現難受的情緒。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沒有人不想被認同,沒有人被排斥會不痛不癢。人離鄉賤這道理人人聽過,人在外才會更深刻感受到。

我選擇不公開說出這些經歷原因有二。一是作為成年人應該能好好消化自己的情緒,沒有人有必要在沒有選擇下聽我訴苦,承擔我的負能量,更不想強迫朋友和網友無辜接受這些負能量。二是這樣做並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可能因為逃避到網路上得到一些支持,明天就不會再遇到這種情況。讀者也不可能因為讀過我的經歷就能避免受到歧視,畢竟被歧視是被動的。

面對這些人生攻擊或是無理取鬧的言語暴力,需要的是一個更強壯的心臟。在沒有對我不利、沒有剝削我的權利下,我是不會把那些言行放在心上,更不屑潑婦罵街還擊,淪為這些無禮的人兼滿足他們想尋求關注的慾望。這不代表我害怕,不敢為自己發聲,而是任何情況下我最優先考慮的都是我的個人安全和利益。

大部分情況下作出歧視行為的人很有可能是以下兩種人,第一種是神智不清的人,可能是醉酒、吸毒等等。跟神智不清的人交涉是危險的,他的活動難以被預測,而且他當下也失去了理解人類語言的能力。身在外地應該更加提高保護自己的意識,在未能判斷的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當然是先逃啦。第二種人是對特定對象帶有強烈偏見和不滿。活在 21 世紀,這個事事也談及平權的世代,還能厚顏地作出帶歧視成份的言行,親愛的他實在是過份無知得可笑,這又可必計較呢?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大家的精神層面根本不是在同一個層次上。誰會要跟他們理論?跟這種人無理可論呀。面對後者,用眼角輕瞄給他一點關注也實在浪費心神了。不聞不問,已讀不回才是對待他們最合理的回應,更不值得被這些人牽動自己的情緒。

遇到疑似歧視的情況,除了要建立一個強壯的心臟,不用跟無知的人計較。也可以想想如果在家鄉遇到相同的事,會不會也覺得受到歧視?人在外地本來就充滿不安全感,容易陷入被害思想之中。遇到不順的事不用急著把自己的情緒無限放大,其實有些時候就是對方過於遲鈍、心情不爽或是純粹遇到一個非常無禮的人借個人發洩,不關符你是誰。最後,或許要考量所身處的圈子和工作環境是不是真的合適。在一個錯誤的環境之中,即使再優秀無疵還是會遭到莫需有。

我們沒辦法要求所有人接受和欣賞自己,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懂得好好控制情緒,更不可能旨望教化所有無知的人,但我們可以不必把別人的負能量急著往自己身上貼上去。找到真正欣賞、喜歡和接納你的地方,擁有更多的自信,變得更懂得自己的價值,就不怕那些無理的指罵,成功獲得抗歧視抗體。

要做到這樣是非常不容易的,成長本來就不簡單,但走過了一定會更驕傲。因為自信是一樣不能被時間、年齡、身分或任何人所能奪走的高貴。各位異鄉人,加油,堅強。


Tags:

About author
兩個香港人,一對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戀人 最愛四圍行,一齊探視最幸福的國度生活大小事
View all posts